第一篇:易错知识点
易错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西汉西域都护(前60年)
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元朝巡检司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者列宁;新政的实施者:罗斯福
4、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的标志:奥匈帝国攻打塞尔维亚
5、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华约成立
6、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九一八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七七事变
7、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七大
邓小平理论首次写入党章是在哪一次会议:十五大
9、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的性质:反法西斯战争
10、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2、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对工业的调整
13、秦朝完成统一前221年鸦片战争184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
辛亥革命1911洋务运动19世纪 60年代到90年代
中共一大1921.7.23日,九一八事变1931.9.18七七事变1917.7.7
抗日战争胜利 1945.8.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香港回归1997中共十五大1997澳门回归1999年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40年代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美国南北战争1861.4月~1865.4月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4、新中国的外交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1世纪初的外交成就: APEC、WTO
21、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成就
工业革命: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碳丝灯泡飞机
22、列举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列举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23、中国古代行政制度:西周: 分封制秦朝: 郡县制元朝:行省制
2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及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件: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法典》
美国 《独立宣言》《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5、近代中国三大历史巨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篇:拼音易错知识点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一、熟读、熟记《声母表》23个;《韵母表》24个,包括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前、后鼻韵母加起来是鼻韵母共9个;《整体认读音节表》16个;顺序不能错,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二、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与t 的第一笔易写反,j的第一笔易写成了竖右弯,t的钩容易写反。s易写反。
3、字母b、d、p、q;j、i; f、t的笔顺要正确,字母m、k、w的笔画数要正确。
4、ai-ui,
ei-ie,
ui-iu,
ou-iu,
ie-üe,
un-ün
几组复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 ü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 ü ,在音节中不加两点。利用儿歌:“小ü有礼貌,见到大y,去点儿还念ü。”帮助巩固。
三、易错的知识点:
1、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2、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 i、 u
并列标在后。
3、j, q, x 只和 ü 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 ü 在一起时,ü 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 ü,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ü。
4、同样记住, 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ü。
5、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o, qiao,
xiao,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很容易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
8、音节容易错的还有:
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调、字母等,这样的错误,只要认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部分:拼音的运用与识字要掌握:
1、能将音节与相应的图连线
2、能用音节写出简单的句子,说明图意。
3、课文后的生字要能读准读音,给生字能准确加上读音,或根据提示给汉字正确补充音节。
第一、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 i, u 并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 u 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 u 在一起时,u 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 u,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 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小学语文拼音的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要分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友的朋,蜻蜓的蜻,等等。
8、音节容易错的还有:
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调、字母等,这样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熟读、熟记《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顺序不能错,中间不能遗漏,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第
三、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 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上述文章中所讲的就是关于小学语文拼音的易错知识点,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对各位家长老师在帮助小学生纠正学习语文拼音方面的错误能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
日志
返回日志列表
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 2013-7-5 14:00 阅读(7088)
赞(234) 评论(20) 转载(1631) 分享(579)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7月5日事业单位招...
1、 行政责任能力:不满期14周岁———————不予以行政处罚;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从轻或
2、 民事责任能力:满18周岁、(16到18,以自己劳动为生活来源)——完全民事责任;10到18——限制
3、 刑事责任能力:16周岁——完全;14-16犯故意杀人等,应贡刑事责任——限制;不到14——无;到
4、 复议机关应该在收到复议申请后2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5、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6、 行政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强弱和决策艺术的高低主要体现在非程序性决策上。
7、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主要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8、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9、 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解释是立法解释。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表现为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11、 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12、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3、 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权利质押。
14、 “历史只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表明:人们自己创造历史。
15、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了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7、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支柱是企业。
19、 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
20、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1、 首先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
22、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3、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始于台湾问题。
24、 主张“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的观点,属于: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
25、 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6、 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司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政党监督、社会及舆论监督。
27、 在合同履行时,如果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权人负责。
28、 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重要的优势企业,最宜于实行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
29、 三个代表最终落脚点和根本归宿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30、 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经营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31、 职能权利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
32、 一元化领导是指完整制。
33、 公务员处分解除后,不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受此次处分影响。
34、 知识产权中的知识,必须有能为人所感的客观形式。
35、 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36、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37、 在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中,政治占主导地位。
38、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制度是:法人财产制度。
39、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40、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抽象劳动。
41、 与简单之债对应的是选择之债。
42、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领域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在经经济上占统
4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44、 唯理认与经验论的对立是:认识理论上的对立。
45、 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对世界本质的不同回答。
46、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是:是否承认事物运动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客观普遍性。
47、 职务方面的权益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48、 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税费改革。
49、 公务员向在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50、 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不服的可以申诉。
51、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理的一种诉讼请求。
52、 复议 是行政系统内部的行政救济措施,内部监督的一种,只限于行政系 统内部。
53、 申诉不是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是一种广义的制度, 范围更广!
54、 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55、 可以引起债消灭的情形:提存、抵销、混同(不是混合)。
56、 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刑事案件,从作出提审、再审决定起3个月以内结审。
57、 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宪法》1787
58、 “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一论断出自:毛泽东。
59、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
60、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温家宝)
61、 晋升正科、正处,在分别任副科、副处理2年以上(至少3年)。
6
2、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6
3、 义务教育是本质特征是:国家强制性。
64、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和科学。
65、 上行文中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
6
6、 划分法律部门的依据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67、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6
8、 保外就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出证明。
6
9、 领导:10个职务,13个级别。
70、 非领导:8个职务
71、 既是单双法律行为又是双方法律行为的是:赠与合同。
7
2、 销售新活商品低于其成本的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73、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不可以超过5000元。<=5000
74、 加快行文传递,用多级行文。
75、 邓小平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建立经济特区。
7
6、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7
7、 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
78、 行政职能的横向广度:职务范围。
79、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0、 未遂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81、 种田的,缺米粮„„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8
2、 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决于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8
3、 公文写作中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法、因果法。
84、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因为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8
5、 中共二大的历史贡献是分清了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8
6、 宪法按阶段本质可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8
7、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8
8、 “八一”建军节源于“南昌起义”。
89、 行政监察部门承担对政府内部事务的管理职能。
90、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91、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是10年。
9
2、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93、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94、 现阶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
9
5、 认为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的法学流派是分析学。
9
6、 贿赂罪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
97、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务的本质。
98、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几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9、 “树不修不直”、“遇良医得生”: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100、 “追求真理比认识真理更宝贵”:认识不能停滞,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10
1、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信条的实质是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矛盾)
10
2、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唯物主义。
10
3、 保管期限的分类(同一的归档文件):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
10
4、 《商业银行法》规定对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10
5、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是:创业精神。
10
6、 衡量生产力性质的客观尺度为生产工具。
10
7、 有效领导者区别于不成功领导是因为特殊的领导作风。
10
8、 数罪中有无期徒刑和死刑,采用吸收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
10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是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10、 代位继承适用的范围是法定继承。
1
11、 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从属关系。
1
12、 刑法所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折中原则。
1
13、 债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特定的。
1
14、 国有企业改革按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
1
15、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
1
16、 《权利法案》为英国限制王权提供宪法保障。
1
17、 法这所以具有预测功能是因为法有规范性的特点。
1
18、 市场机制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
19、 搞好党的建设的最根本基础是加强党风建设,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
12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1
21、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2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共处;
1
23、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1
24、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
25、 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
26、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1
27、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1
28、 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平行文。
1
29、 《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做出第一审判决。
130、 《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报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10天。
1
31、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
1
3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劳动者占主体地位。
1
3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
1
34、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整体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1
35、 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发展对外贸易。
1
36、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纯获利益、与其年龄智力等相适应的)的合同,可以催法定代理人在30日内视为拒绝追认。
1
37、 公务员考核不称职,应降职(不是么务员的处分,处分是降级、撤职等)。
1
38、 法的适用:法院、检察法。
1
39、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
140、 当代中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公私法混和法律关系。
1
41、 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金最低为10亿人民币。
1
42、 更改办公室电话号码用启示。
1
43、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
1
44、 大中型企业采取公司制。
1
45、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主要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应合法。
1
46、 依法制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
1
47、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
4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政治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
49、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除法律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法律。
150、 数罪并罚中管制不超过3年,拘役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不超过20年。
1
51、 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如金钱或实物)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1
52、 行政给付的主要形式:1.抚恤金。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行政给付形式。一般包括对特定牺牲、病故人以及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等。2.特定人员离退休金。这里指由民政部门管理的军休金和有关补贴。3.社会救济、福利金。这里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城镇社会救济,精简退职老弱病残职工救济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的经费资助。4.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这里包括生活救济费和救济物资、安置抢救老保险金等。
1
53、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组像法人那样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于非法人组织没有完全独立的财产和经费,当其对未进行经营业务活动而费,则由自身承担,如其自身所拥有的财产和经费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则由其出资人对其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是无限责任。
1
54、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是:(1)非法人组织是组织体;(2)非法人组织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是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体。
1
55、 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一个可以独立承担责任,而另一个是不可以的。
1
56、 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即这种法律行为仅凭一方的意思表示,便可成立的法律行为。设立遗嘱的行为便是单方法律行为。
1
57、 双方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该项法律行为的成立不仅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还必须一致。双方法律行为是合同行为,如买卖合同等。双方法律行为的适用最为普遍,在民事法---------------------------------------
转到
第四篇:行政法易错知识点
行政法常识重点知识记忆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
(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
(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
(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5、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起诉。
17、根据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自然资源梭鱼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18、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则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完成上述行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要求赔偿。
20、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2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2、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赔偿)
23、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4、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5、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6、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提请其上一级机关复议。复议机关应在2个月内作出决定。请求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2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国家上职工的日均工资计算。
28、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国领域要求国家赔偿的,适用[赔偿法]。
29、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30、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和依照刑诉法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赔偿。
第五篇:会计易错知识点总结
1. 企业收回前欠货款,银行存款增加,计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应收账款减少,计入“应收账款”账户贷方。
2. 会计科目的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3.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
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的总分类账进行核对。
5. 会计科目的计算:“实收资本”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
发生额。
6. 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区别于另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主要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7. 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
8.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9. 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和销毁: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
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10. 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应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11. 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它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
可以复制。
12.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3. 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
正确的方法。
1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而实存账存对比表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
证。
15. 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16.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
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17. 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双方余额调节相符后,对未达账项一般暂不作账务处理,对银行已入账而企业未入账
的各项经济业务,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编制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而必须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有关原始凭证后方可入账。
18. 会计科目的设置:根据实用性原则,企业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19. 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会计要素。
20. 现金日记账是比较重要的账簿,属于特种日记账,应该采用订本账,以避免账页的散失和抽换。
2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22. 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期末,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3. 注意:在“本年累计”下面不一定划双红线, 只有在12月末的“本年累计” 下面才划双红线,因为12月末
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
24. 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5. 原始凭证的划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而实存账存对比表可以作为调整账
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26. 对于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27.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关性要求设置的会计科目应该为提供
有关各方所需用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企业有关方面对其财务报告的要求。
28. 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同时再
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发现以前记账凭证有错误的,不必用红字冲销,直接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29. 原始凭证的保管年限为15年。
30.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预收款项”项目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
余额合计数填列。因此,“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的“预收款项”项目中反映。
31. 记账凭证有误导致的账簿记录错误,并且属于金额少记,可采用补充登记法。
32. 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与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计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不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所以不
计算在内;支付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支付的劳动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33.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
34.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35.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
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36.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下,期末,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的总分类账进行
核对。
37. 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38. 会计账簿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39. 资产和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40. 需要对单位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的有:单位撤销、单位与国内企业联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41. 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无关。
42.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3. 原始凭证是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而记账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
44. 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在同期内登记,不是同时间。
45.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账户。而“制造费用”的明细
分类核算一般采用多栏式账簿。
46. 产品的生产成本中不包括销售费用。
47. 如果长期借款费用化的利息支出发生在筹建期间,则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48.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置明细科目,并不是所有总账科目都需要设置明细科目。
49. 预借差旅费,实际支付的时候应当冲减“其他应收款”科目。
50. 企业拔付给管理部门的备用金应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
51.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的是多步式。
52. 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中不包括订本式。
53. 会计主体假设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54. 盘亏、毁损的存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先将残料价值、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借记“原材料”、“其
他应收款”等科目;剩余净损失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55.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56.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可以得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57.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
收益。
58. 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收入、发出和结存三大栏内,都分设数量、单价、金额三个小栏。
59. 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60. 库存现金、原材料盘亏应当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发现账外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属于会计差错,应当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应确认为坏账,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61. 生产成本是成本类科目,利润分配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62. 会计账簿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后,交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63.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等进行审查。